首页 > 智能影音频道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前途不看好 论松下液晶面板线的三重门

.2008-08-04 .作者:投影时代 萧萧 .编辑:
导语:
  液晶模仿等离子,松下面临不同产业环境

  投影时代认为松下目前急于投资大尺寸液晶面板领域的前后措施与当年在等离子项目上的决断深有相似之处。松下在液晶项目上的目标无疑也是通过规模优势占据领导地位。为了获得该目标的实现,松下依然延续了在等离子项目上排他性的投资策略。

  在松下追求规模制造能力的背后是松下企图在某一个产业获得绝对市场优势的目标。无论是昨天的等离子全球市场40%的豪言,还是今天全球平板市场25%的霸气,均能体现松下在战略投资上所坚持的排它性策略的目的。

  作为松下第八代液晶生产线的运作主体的IPS阿尔法科技公司原本是松下、日立、东芝三者主导的联合公司。2004年8月三巨头宣布组建这家公司并运营一条投资额度高达10.5亿美元的第六代液晶生产线的时候其目的是向三者供应中小尺寸的液晶面板,用于液晶电视的生产。而目前,松下通过收购其它参股者的股份,已经把IPS阿尔法科技几乎变成了自己的全资子公司。

  从IPS阿尔法科技的命运转折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的事实。当松下缺乏液晶技术,同时又把液晶看成是等离子的补充,并认为平板电视的未来是属于等离子的时候,松下很愿意与其它人合作。因为此刻松下认为合资建设的液晶面板厂不能在根本上影响松下在平板产业上的战略布局。

  但是,一旦松下将未来的战略支撑点从等离子开始像液晶转移,并认为液晶电视的成败将关系到松下能否成为全球平板产业霸主,占据25%的份额的时候,松下就会选择自己掌控一切:将IPS阿尔法科技变成自己的囊中物。

  然而,松下种种的努力,真的能够保障松下在液晶项目上的持续投入能够换来如同等离子产业一般的成功吗?这个问题恐怕是松下自己说了不算的。

  笔者认为松下等离子模式的短期成功有着其特殊的产业环境。同时,松下追求一家独大的努力也是成就今天等离子产业困境的缘由。

  松下投资等离子产业的历史背景非常特殊:成熟的技术、不成熟的市场;高速增长的市场、其它对手面临的投资障碍等因素共同成就了松下等离子产业的高速增长。技术成熟是松下能够大规模扩产等离子产品线的前提;市场不成熟是等离子市场保持持续增长的前提;市场的高速增长是松下等离子产能被消化掉的前提;三星、LG在液晶和等离子两条线上的投入给松下留下了超越的机会;日立的亏损、先锋等离子项目的经营不善,富士通和NEC的退出态度更是使松下可以轻易后来居上的成为日本等离子军团的领导者。

  但是在液晶项目上,松下等离子曾经拥有的那些有利条件已经荡然无存。其一是虽然市场高速增长,但是市场已经趋于成熟和理性。第二松下能够大举投资液晶领域,其它竞争对手也能做到。第三,松下的对手三星、LG已经率先完成了等离子液晶两条线的布局。第四,松下液晶面板线的对手夏普已经成长为全球液晶产业的领导者,并极具规模和技术优势。第五,索尼与三星和夏普的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强化三星和夏普在液晶产品领域的实力。第六,我国台湾液晶面板企业已经成长为一只强大的力量。

  这些产业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松下在液晶面板项目上投入的产出能力,甚至可能使松下的大举投资成为未来经营上巨大的“包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