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影音频道 > 新闻 > 正文

等离子厂商齐发力 “淘汰论”不攻自破

.2005-07-20 .作者:李剑峰 .编辑:liuhaiyan
导语:

  过去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分别固守在各自尺寸,竞争还不是那么激烈。TCL的相关人员称,“平板电视中,液晶电视在40英寸以下都具有优势,但是液晶屏在大尺寸产品上还处在产出率较低、破损率高的境地,因此成本居高不下,这样在成本上等离子电视在40~50英寸就具有优势。”

  但是当向来“小屏称霸”的液晶电视在成本日趋下降以后,突然越过40英寸的分界,欲全面进入等离子固守的“大屏时代”,蚕食后者的生存空间时,矛盾自然会导致双方较量的日渐升级。

  此外,由于液晶电视是从小向大尺寸发展,背投电视是从大向小尺寸发展,因此等离子的市场将被压缩。据Display Search Reports对今年一季度的数据统计表明,今年一季度,全球等离子电视42~43英寸上升到79%(其中42英寸ED占56%,42~43英寸HD占23%)。32~37英寸从15%降到10%,46英寸及以上的PDP电视保持1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32~37英寸等离子电视正在受到液晶电视的冲击,并在萎缩,同时等离子电视继续向大屏幕尺寸进发。

  虽然等离子电视受到挤压,但是前景依然被看好。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刑部昭彦也称,在中国市场,从2003年到2004年,中国市场对PDP的需求量递增了200%,2005年,松下对中国市场需求量预计为45万台。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下,不但有拥有核心技术的日韩厂商在市场上的竞争,国内的电视机企业也迅速跻身到这一领域。但是缺少了等离子核心技术的国内企业如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有业内人士称,由于国内没有等离子核心技术,因此国内厂商无法自己生产等离子屏,一般采取外购,但发展的速度也很快,尤其具有价格优势。康佳平板电视销售公司刘丹称,现在等离子的核心技术都是全球共存的,因此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完全可以合作生产,而且康佳的销量也在持续走高。

  在市场上,我们看到海信、TCL、创维、长虹等国内整机品牌都摆放了等离子电视,但是在商场摆放的产品并不多,普遍集中在42英寸。虽然技术优势不明显,而国内品牌的价格优势却十分明显,价位较低的42英寸等离子电视价格只有一万元左右。而同尺寸的国外42英寸等离子电视却在两万元左右。国内厂商的产品中也不乏新品,记者在商场里面也见到了夏新的10000∶1等离子电视,可见国内企业反应速度之快。对于国内品牌等离子过低的价格,有业内人士称,一部分国内品牌的低价优势是建立在通过购买等离子屏厂商积压的老型号来实现的。无论怎样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