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影音频道 > 评测 > 深度 > 正文

误导性舆论太可恶!为VA液晶面板正名

.2008-01-30 .作者:CNET中国·ZOL .编辑:lile
导语:

● 居然歪曲事实!为VA屏正名!

下面笔者对网上的各种说法逐一评论:

·VA屏可视范围就小?未必!

    “VA软屏液晶从侧面看则显得较为模糊,甚至像蒙上有一层纱布一样灰白,物体、人像变形。”

    “VA 软屏液晶电视画面逐渐变得模糊,到达160度左右已经几乎不能辨认画面,而采用了IPS硬屏技术的液晶电视画面则保持着丰富、鲜艳的色彩,比VA软屏有明显的优越性。”


 
使用S-PVA面板的电视可视角度特写

    编辑评论:需要承认IPS在可视角度上的优势,但是贬低VA屏的可是范围有失公允。各种“VA”技术本身也都是广视角技术,通过多年的提升,VA屏不断的提升可视角度的范围,不会对日常使用带来什么困扰,这一点您可以亲身去卖场体验一下。笔者认为,这样扭曲事实的说法会严重干扰到消费者的选购意愿,很不厚道。

·IPS能提升响应速度?未必!

    “IPS硬屏技术与VA软屏技术相比,具备响应速度快,运动画面更流畅的优势,这关键在于IPS硬屏采用的水平转换技术,比VA软屏的垂直配向有着更快和更稳定的反应速度,所以硬屏能减少运动模糊。”


使用S-PVA面板的电视的响应速度测试(无倍频技术)

    编辑评论:上文已经提及,IPS技术是响应速度的拖累,直到S-IPS时代才有好转。这里需要强调的是VA屏的相应速度并不慢,夏普推出的倍速面板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VA屏容易失真模糊?未必!

    “硬屏能减少运动模糊,VA软屏由于分子排列不同更容易产生大规模图像失真现象的模糊效应。”


使用S-PVA面板的液晶电视的运动画面

    编辑评论:首先,这个“大规模图像失真现象的模糊效应”的罪名起得拗口,看上去更可怕。VA屏会带来“大规模图像失真现象的模糊效应”?不必多解释,因为若是如此三星和索尼的S-LCD面板厂早该被消费者拆掉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