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影音频道 > 新闻 > 正文

CRT电视是不是还没有最后灭亡的“恐龙”

.2005-11-15 .作者: .编辑:zfh
导语:
  根据日本电子情报技术产业协会(JEITA)的数据,2004年全球PC用显示器的出货总量达1.2728亿台,其中LCD显示器的出货量首次超越CRT显示器;而在国内,根据市场调查机构IDC的报告,在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LCD显示器的销售总额也已经超越CRT显示器,CCID的数据则显示,2005年上半年显示器整体出货量中,LCD显示器的比例也已经超过30%的水平,LCD显示器开始成为中国显示器市场的主流——其实,早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很久,“CRT显示器”这个名词几乎就已经消失了,无论是厂商的宣传、媒体的报道、发烧友们的争论还是电子卖场里攒机柜台的推荐,LCD已经成了“显示器”的代名词,市场调查的数据只不过再次印证了人们的感受:LCD的时代到来了。

  那么,LCD时代的到来,真的就宣告了CRT的死亡么?种种迹象表明,答案是肯定的。

产业链转型,众多厂商纷纷退出。

  在上游的显像管供应方面,曾经称霸CRT时代的日本“珑管双雄”索尼和三菱先后宣布停止中小尺寸CDT显像管的生产,更不用说曾经是纯平CRT先驱的松下早在纯平时代到来之前就终止了CDT的生产线。现在,全球CDT显像管的供应绝大部分被三星SDI、LG-Philips Display和中华映管所掌握,往日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热闹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过来人”在回首往事之后的唏嘘和感慨。

  随着上游显像管供应商的减少,下游的显示器制造商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珑管供应商的索尼和三菱本身也是珑管显示器的主要制造商,随着珑管的减产、停产,他们也陆续退出了CRT显示器的制造行列。与此同时,明基BenQ、NEC等全球知名的显示器制造商也陆续结束了CRT显示器制造业务,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决定未来成败的LCD显示器制造上。今天,仍然保留CRT显示器产品线的知名品牌只剩下了三星、飞利浦、优派、LG、AOC和EMC等一线或准一线厂商,只有他们,才能依靠规模采购和规模制造的成本效益,在这个液晶当道的年代继续维持CRT显示器的生产和销售,至于更多的技术研发,从世纪之交的“高亮”显像管之后,再也看不到CRT技术方面的重大革新了。

  这些“幸存”下来的厂商中,尤以在今年9月初刚刚完全接收飞利浦显示器和入门级平板电视制造业务的AOC冠捷最为引人注目。通过飞利浦显示器制造业务的注入,AOC冠捷以3500万台的年产量跃居全球第一大显示器制造商地位,并且其CRT显示器的生产规模也已经是全球最大。更为重要的是,除了原有的CRT显像管策略合作伙伴中华映管之外,通过与飞利浦显示器的“联姻”,AOC冠捷将得到另一CRT显像管巨擎LG-Philips Display的有力支持。有全球CRT显像管三巨头中的两强作后盾,再加上全球最大显示器-CRT显示器制造商的雄厚实力,无论LCD显示器还是CRT显示器领域,AOC冠捷的发展潜力都不容忽视。

产销量下降,市场规模持续萎缩

  众多厂商的退出意味着这个市场的萎缩。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全球LCD显示器的出货量比2002年增长80%,2004年的增长速度为40%;与之相反,2003年全球CRT显示器的出货量仅比2002年增长4%,而2004年这个数字更降低到了2%,和LCD显示器的增长幅度相比,CRT显示器市场的衰退已经一目了然。

  而在具体的出货量方面,从2002年第三季度开始,全球CRT显示器的出货量在整体上就呈现下降的趋势,虽然其间受LCD产业链波动的影响,出现过几次出货量的短暂反弹,但反弹过后,CRT显示器的出货量依然逐季递减;相反,LCD显示器的出货量则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经历了2002年和2003年的爆炸式成长之后,LCD显示器的整体出货量开始进入稳步增长的时期——显示器市场的新霸主已经开始走向成熟。

  就区域市场来看,伴随更严格的环境保护和可回收材料法规的正式生效,到2006年,欧盟地区和日本市场都将禁止CRT显示器的销售,这就意味着无论生产制造还是销售市场,CRT显示器将全面转向发展中国家,其中又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些所谓的“金砖四国”为重点。

  那么在中国市场,CRT显示器的前景又将如何?调查数据显示,2002年第二季度是近3年来中国市场CRT显示器销售的最高峰,其市场规模达5亿美元;而到2003年的第一季度,CRT显示器的市场规模就首次跌破4亿美元大关,萎缩至3亿9200万美元;到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CRT显示器的销售额为3亿7500万美元,而同期LCD显示器的总销售额为3亿9500万美元——中国LCD显示器的市场规模也首次超越了CRT显示器。

用户转向,入门应用占据主流。

  市场规模的萎缩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CRT显示器主流地位的丧失——正是由于主流市场的用户纷纷转向LCD显示器,才导致CRT显示器被逐渐挤压到入门级和某些特定行业市场的狭小空间,市场份额流失,规模日益缩减。

  从价格上看,目前主流的17英寸CRT显示器普遍在900-1200元之间,基本处于现今显示器市场的底层。按照DIY市场的一般规律,显示器的价格占整机价格的1/3,也就是说,6000元左右的主流配置都会选择17英寸LCD显示器,只有4000元以内的入门级配置才会考虑CRT显示器,而这部分用户装机的主要用途无非是上网、基础的文本处理、学习或者简单游戏,这些应用都是电脑最基本的用途,这就说明在DIY市场,CRT显示器的主流地位基本已经不复存在。

  在整机市场,随着4999元液晶电脑大行其道,CRT显示器也已经逐渐沦落为某些特价机型的默认配置,而即便是这些特价机型,厂商也会提示用户:“再加900元即可升级到17英寸液晶显示器”。此外,笔记本电脑、尤其是低价笔记本电脑的大行其道也在很大程度上侵蚀着入门级整机的市场。由于低价笔记本电脑在应用上和入门级台式机高度重合,因此很多原本打算花费3999元或者4999元购买台式机的入门级用户在经销商的游说和再三的考虑之后,还是转向了“一步到位”的低价笔记本电脑。由此可见,无论是DIY市场还是整机市场,CRT显示器都已被高度“边缘化”,CRT显示器的市场地位岌岌可危。

  从应用类型来看,LCD显示器已经毫无疑问地占据了家庭娱乐和办公应用的主流,只有在一些小型企业、网吧等对成本特别敏感而对性能要求不高的行业用户中,CRT显示器还有一定的市场,但随着LCD面板尺寸的持续扩大,LCD显示器成本的继续下降也是大势所趋,随着价格优势的逐渐消失,CRT显示器在行业市场的前途也很不乐观。

技术落后,平板、数字两道门槛。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CRT今天的落寞呢?答案很明确,那就是——技术。

  自从187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发明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以来,CRT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从最初实验室里用于揭开原子奥秘的科研仪器发展成了今天走进千家万户的最广泛的显示终端,CRT以其简单可靠的原理工艺、优秀的色彩表现和低廉的制造成本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在电脑显示领域,由CRT衍生出来的CDT从球面显像管一路走来,经过平面直角显像管、荫栅显像管(珑管)到纯平显像管和纯平荫栅显像管(纯平珑管),乃至现在各种各样的“高亮”纯平显像管,不仅技术日臻完善,显示效果,尤其是色彩和几何表现也突飞猛进。但是,随着人们对显示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CRT的弱点仍然逐渐暴露出来。

  除了体型笨重、占用空间大、外观死板这些一目了然的弱点之外,CRT显示器最致命的缺陷在于显示效果和能源消耗这两个方面,前者尤以几何特性和亮度均匀性最为突出,而后者在日益强调环保节能的今天,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它在几何特性上不可能完全做到“横平竖直”,这一点在屏的边角处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CRT显示器通过高能电子束轰击屏涂层,激发荧光粉来发光显示,因此也很难做到整个屏区域内亮度的均匀一致。至于能耗方面,由于CRT显示器需要产生高能电子束,因此对能耗的要求自然不低,再加上其中大量应用效率低下的模拟电路,对能源的浪费更是雪上加霜,以17英寸CRT显示器为例,目前多数产品的标准能耗在70W以上,少数号称采用“绿色电路”和“节能芯片”的产品能够将能耗控制在60~70W之间,相比17英寸LCD显示器30W左右的功耗,CRT显示器对能源的消耗简直可以用“贪得无厌”来形容。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一向以“简单高效”著称的CRT技术“起死回生”呢?和当今显示设备的潮流趋势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CRT技术在两个方面已经严重滞后,一是平板化、二是数字化。所谓平板化,也就是显示设备本身变得越来越轻薄,同时显示面积却越来越大,在这方面,LCD、PDP和OLED等技术都是很典型的代表,而FED以及由三星、东芝和佳能等厂商主导SED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CRT技术平板化的努力。所谓数字化,就是对信号的控制和处理过程要以0和1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数字电路和数字芯片。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显示设备的信号源实现了高度的数字化,但是这些数字内容在进入CRT显示器以后,却要以模拟的方式进行处理并最终显示在屏幕上,而正是这种模拟的处理方式,让CRT显示器对自身的显示特性很难精确控制,因此导致了几何的失真和亮度不均匀等诸多弊病。同时,在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本身就会对信号的精度和清晰度带来影响,同时造成能源的消耗。因此,如果能够让CRT显示器以数字化的方式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并精确控制内部元件,不仅在显示效果方面能够进一步提升,对降低能耗也会有莫大的帮助。

  由此看来,平板化和数字化是CRT显示器继续保持生命活力的必由之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