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影音频道 > 新闻 > 正文

[重庆]第三只眼

.2007-10-05 .作者:钟芳柳 .编辑:yanglili
导语:

    劲爆大礼包!参加有奖征文活动 赢取42寸等离子电视

    【重庆网友投稿】:国庆,陪已入暮年的父母散步。行至商业街,远远便瞅见"苏宁"门口人头攒动,不知是在搞什么活动。我心下好奇却又不忍父母在人群中拥挤,便有心不看,只随意聊些闲言散语。父亲眼尖,早就看透了我的心理,向着母亲打起哈哈:"米风啊,我们的夭儿不是最喜欢乐闹的么?你看他今天怎么改了哦?""呵呵,夭儿不去,那咱俩老骨头凑凑乐闹,行不?"见俩老人童趣盎然的样子,我只好含笑应允。

    渐近,已有欢乐的色彩漫袭过来。在众多高低起伏的人头之间,舞台上,一台台新款液晶电视跌入了我的眼帘。原来是长虹公司为回报顾客同时也满足其对新研发产品的需求,正在做"以旧换新"的活动。我见状甚为高兴,脑海中也瞬间出现了老家那台80年代买来的电视机的老土身影。于是兴奋地对父母说:"要不,我们 把闲在农村老家的那台机子换了吧!"

    父亲摆摆手,忽然沉默了,像被什么东西重击了似的,刚才还跳跃在脸上的笑意这会也已全然不现。眼睛眯起,似乎在遐想年轻时在乡里坊间,往事里的那些流金岁月。

    老家是在农村,周遭为密密麻麻的山峦所包围。世代以种植谷物为生。爸妈都是侍弄庄稼的老把势,托改革的福,分田到户后,由于勤劳和节俭,不久便有了些积蓄。在1982年破天荒地买回了一台电视机。是长虹公司生产的14寸黑白电视机,这是我家的第一台电视机,也是我们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记得买回的那天晚上,村里像是过节一样,可热闹了。小屁孩们三五成群围在客厅,根本就不肯离去。乡下没啥稀奇玩意,吃过 饭后的叔婶们也如同赶集一样涌到我家里来。父亲见状,便干脆把电线拉到屋外,将电视机抱了出来,用桌子架着放在高处。一会,一惯热情的母亲也提出满满一篮子的花生。邀大伙一块品尝。就这样,在撩人的夜色中,我家的"家庭电视院"便宣告诞生了。以后的日子里,我家的小院便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聚集地,欢声笑声洋溢在落日黄昏的每个角落里。

    忘不了,热播武侠剧《再 向佛山行》时,满院子簇拥着人影的情景;

    忘不了,每年春节,大人小孩穿戴一新,来我家看晚会时,拜年谈心、喜气洋洋的气氛;

    更忘不了,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为我国射落奥运第一金时大伙们因激动而胀红的眼睛。

    :"夭儿,你忘了么,那可是你爸爸的眼睛哦,是他通向世界的第三只眼睛。要不就给他留作个纪念吧!"见父亲不语,母亲看着我建议道。

    哦,对啊。那可不是普通的电视机。在泛黄的儿时记忆中,没事时,父亲常坐在村边的那棵古樟下,看着满眼的群山发呆。这会母亲准会笑着告诉我,你爸爸那是想当二郎神,想要有第三只眼呢?而我却还傻傻地问:"干嘛要第三只眼睛啊?""我们这里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这样不好。"父亲的话,我不懂。但父亲树下静默的身影却成了我记忆里的一道不可磨灭的风景。

    后来,电视机买回后,父亲便不再去那树下,只成天守着他的宝贝。准时收看《致富金钥匙》、《稻花香里》等栏目,看电视,学技术,忙得不亦乐乎。不久他便在"眼睛"的指引? 拢菸颐堑钡氐耐寥捞刂剩嘶苹ɡ嫫分帧R?quot;眼"观天下,学习培育方法,了解市场信息。几年后,黄花梨丰收了。依靠科技,凭借信息致富的父亲尝到了甜头。对前来学习的乡亲,父亲从来都毫不吝惜。很快,村里有了第二双"眼睛"第三双"眼睛"。小院也渐渐冷却下来。但父母都不以为意,许是看到了乡里乡亲都富裕了吧,还是成天依旧笑呵呵的。有些人家富裕起来后,"眼睛"的档次也逐渐提高了,先是彩屏,再是液晶,19寸,21寸不断更新。我很艳羡,曾劝过父亲换一台好些的,父亲只是笑笑却并不答允。先前,我一直以为父亲是节俭惯了,见不得铺张浪费。现在,我才明白,对那台电视机,父亲早已倾注了一片深情。   

    想到着,我释怀了许多,微笑着牵着父母慢慢踱开了步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