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影音频道 > 新闻 > 正文

平板明年全球大放量 市场将破600万

.2005-11-05 .作者:黄汉英 .编辑:zfh
导语:
  平板电视行业进入产能和销售放量增长的阶段,彩电巨头力争平板制高点。

  电视厂家纷纷增资扩产,行业格局即将重新洗牌

  “无论是内销还是外销,2006年将成为平板电视迅速放量的年度。”在这个观点上,平板厂商达成了空前的一致。在一场事关行业未来地位的平板战役中,各大企业或调整策略、或增资扩产,力争尽快完成自身平板布局。平板行业格局渐渐显山露水。而值得关注的是,本土彩电企业显然已经不再满足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在通过种种途径走向国际市场的同时,开始谋求平板彩电的全球话语权。

  市场容量将突破600万台

  记者获悉,无论国际国内市场,从今年年底开始,都呈现出急速放量增长态势。美国DisplaySearch机构预测,2005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将达到1600万台,2008年有望达到5000万台以上。中国市场同样高速增长,预计2005年中国平板电视销量达到150万台,以既往三年年均250%的增速推测,2008年中国平板电视销量将达到600万台以上。

  不过,上游厂家和TCL、创维等整机厂家均认为,DisplaySearch的预测数据过于保守。TTE首席运营官史万文透露,全球液晶彩电的增长幅度最近几年都超过100%,按照上游厂家的分析,全球平板电视在明年就有望突破5000万台,而在中国市场,明年销售突破600万台并不是难事。创维集团CEO张学斌也透露,随着内销外销的迅速增长,创维也相应调高了液晶电视为主的平板销售目标,在今年实现50万台销售的基础上,明年将有望突破200万台。

  中怡康董事长李基祥认为,今年1-7月份,全国平板电视的销量达到了70.1万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为高端电视购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国的城镇居民家庭年收入过5.4万元的比重达到6.9%,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这样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这种家庭的比例超过了25%。其次是电视机进入到中国市场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了,每年有超过2000万台电视进入更新换代的时期,平板电视则成为更新换代的首选产品。

  厂家纷纷增资扩产

  在这种全球市场急剧扩展的基础上,各大企业开始为迎接全球平板时代的到来做准备。最近,继在今年6月在惠州将平板电视生产基地扩产为130万台后,TTE正式成立后在中国投资最大的第一个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产业工业园在无锡正式投产。据悉,该工业园的投资额高达数亿人民币,主攻液晶、等离子、数字高清等高端彩电,并将使得2006年形成年产600万台的产能规模。该基地在全球范围内与其在分布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的五大基地共同构建成TTE全球生产体系。

  张学斌也透露,创维在深圳市石岩镇建设占地约500亩的平面显示基地在12月份将竣工投产。据悉,该基地投入3亿元,主要研制生产数字电视以及相关的产品,计划打造出规模2000万台的全球最大的数字产品显示基地。此前,长虹也宣布,在3年内计划追加投入10亿元用于平板电视研发、市场建设、品牌推广、国际市场同步开拓;康佳联手渠道终端,建设100家平板精品体验店。而包括海信、厦华等在CRT年代并未占据优势的企业,也开始重金投入平板的推广。

  业内人士认为,从全球液晶、等离子彩电发展的进程来看,无论是内销还是外销,2006年将成为液晶彩电迅速放量的年度,此时,产能规模能否跟上将对企业占领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心,随着各大企业加大马力扩大产能,难免出现价格战,出现毛利率低下、盈利降低的情况。

  新进入者谋求翻盘机会

  张学斌认为,每一次行业调整和变革都意味着机会。于是,从平板浪潮初露风头的2003年开始,不少在CRT年代未能占据优势的彩电企业、IT厂家、DVD、音响企业开始纷纷谋求重写行业格局。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平板彩电迅速增长之时,国内彩电品牌因为对平板技术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差异,势必带来市场格局的重新划分,这些CRT时代的二线品牌,将获得一个崛起的机会。以海信、厦华为首的企业开始纷纷调整策略,弱化CRT彩电,重金投入平板彩电。而最近两大企业公布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显示,利润均大幅上涨,幅度超过50%。

  不过,最近大批新进入者却面临着亏损、样机损失惨重、进退两难的局面。张学斌认为,平板变革年代,企业面临内外条件的剧烈变化,如果新进入者应对得当,可能有机会,但可惜的是,很多小品牌看到了机会,由于对行业理解不深,无法有效地对渠道进行把控。“行业总有一个规律性在里面,未来几年,中国平板行业最终也只会剩下几个品牌竞争。”张学斌认为,未来一年,不少进入者将无法支撑下去,甚至出现较大的亏损。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进攻高端彩电过程中,时机的把握最为重要,先走一步成为先驱,反应慢的企业则成为跟进者,无法获得最高的利润。史万文认为,去年7-12月,占据平板电视成本的主要部件显示屏的价格下降幅度高达40%-50%,不少企业均被库存拖累,造成了上亿元的损失。这也是TCL等企业在前两年没有大肆投入的主要原因。

  ■ 相关链接

  彩电巨头抢占液晶制高点

  在2003年,创维、TCL等以等离子电视大幅跳水为噱头,预热整个平板行业。实际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TCL等企业依旧认为等离子会是未来平板的主流产品。不过,最近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外大部分品牌开始调头全力进攻液晶彩电,抢占液晶电视制高点。

  史万文坦承,TCL前期的判断不太准确,行业也一度认为,以42寸为界限,42英寸以下是液晶产品的天下,而41英寸以上的产品将会由等离子把控。但随着液晶第六、第七甚至第八代线投产后,液晶电视做到47英寸已经毫无问题。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等离子在50英寸以上才有市场份额,而这些尺寸并不是民用市场的主流尺寸,这对等离子而言,是一个不好的消息。随着液晶7代屏量产,42英寸液晶电视价格大幅下调,液晶电视正式入侵等离子的传统领地。

  最近,创维在全球举办的秋季产品推介会上,也宣布锁定大屏幕液晶产品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张学斌认为,液晶电视的成本下降、制造工艺的提升确实超乎想像,在这些基础上,重点发展液晶产品显得更具有现实意义。康佳数字平板公司总经理刘丹分析指出,目前市场上8000元至1.5万元的产品最好卖,包括30-42英寸的液晶电视和42-46英寸的等离子电视。目前,3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已经占到平板总销量的43%,占据了70%的销售额,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

  有数据显示,在2004平板化电视的全球销售中,液晶电视超过900万台,等离子电视仅为233万台,液晶电视的增幅高达500%。而这种态势在今年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在国内多家企业的平板化战略中,液晶电视被置于优先、重点发展的地位。而值得关注的是,2004年平板彩电的主力消费集中在20英寸液晶,而今年30英寸以上的液晶已经成为主导。不少调查显示,随着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宽敞的客厅,这为大屏幕平板电视走进更多的家庭提供了市场依据和消费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