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影音频道 > 新闻 > 人物 > 正文

要权黄宏生 张学斌悟道老板与经理人关系

.2009-12-31 .作者:南方都市报 汪小星 .编辑:
导语:

  2001年,从海南椰树集团进入创维的张学斌任中国区总裁,管总部的投资和人力资源,并不管彩电业务。仅一个月之后,张学斌逐渐意识到问题所在,即对当时的强势老板黄宏生提出,成立彩电事业部,并且要这个事业部的经营权、人事权、财务权等,3000万元之内,不需要老板批准。

  黄宏生同意了。但放权后的黄宏生一时不太适应,还是习惯性地布置很多具体工作。有一次,黄宏生招集营销部门开会,对片区经理们予以褒贬,并直接指挥。张学斌和时任营销总经理的杨东文找到黄宏生,很严肃地指出:“如果这些具体事情你也管,职业经理人将无法开展工作,企业也不用请职业经理人,花钱请职业经理人只当一个传话筒的话,既浪费也没有必要,找一个助理、秘书就可以做到。”

  那次谈话,成为创维实现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的标志性事件。此后,“老板做老板的事情,经理人做经理人的事情”成为共识。张学斌说,自己并非贪恋权力,而是只有有了这些权力,才能保障自己的职责可以顺利履行。

  “这是所有职业经理人面对的问题”

  进入创维一个月之后,“当时公司很困难,公司的主业就是彩电,其他产业都还处于培育和投入阶段,但彩电业务又那么困难,公司人心浮动。”张学斌在做了两个星期的调研之后,制订出一个研发系统激励方案。

  “当时我就跟老板讲,你一定要给我们一些空间,我们才能做好。如果没有这些空间,被捆住了,就做不起来。所以不是说我有权力欲望,这是从当时经营、业务的局面来讲,要有一定的权力,才能快速决策和推动。比如我要用某人,或者需要某项开支,总是要到董事会上去讨论,那速度肯定慢,效率就低了。所以,权力是做好这些工作的必备条件,没有权力,确实很难,所以当时才提出来要授权。当时的形势逼人,我希望老板的一些观念要转变,一定要跨过这个阶段。一个企业需要做改变的时候,执行、落实到位最关键,想到了但做不到的话,不会有理想的结果,我相信这是所有职业经理人面对的问题。”

  事实上,张学斌早在海南椰树集团时已经深刻体会到职权明晰的重要性。“当时的海南椰树虽然已经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但带有浓重的国有企业色彩,董事会和经营层的职权不是很清晰,他们不愿意将职权划分清楚。董事会也管具体工作,经营班子开会基本就是开董事会,董事会有董事长,而我只是一名董事。所以,决策的程序很漫长,很困难。”

  “我希望董事长要走过这条路”

  “当时列出的权限是很大的,我开始也觉得老板很难答应,当时的形势严峻,我希望董事长的一些观念要转变,要走过这条路。”让张学斌没想到的是,黄宏生不打折扣地在这份授权书上签了字。

  和这份授权书一起,张学斌提出了3个月治乱、6个月见效的承诺。这也是张学斌给自己的期限。

  张学斌首先将原先研、产、销组织架构重新调整,整合纳入到新成立的彩电事业部,并且调整了不少部门和人员,因此大大提高了运作效率,结果是3个月就见效了。2001年创维彩电扭亏为盈,2002年进入行业排名前三。

  显然,这种高速增长,与张学斌的成功“要权”密不可分。“但要权能否成功关键还是老板要有变革意识、有胸怀和智慧、善放权,你要人家不放的话你也要不到。老板放权力度很大。在创维决策非常快,企业决策的机制灵活,职业经理人的意见大都能得到认可。”

  “任职的创始人要分清双重角色”

  对于职业经理人所普遍关注的老板与经理人的关系处理,张学斌有自己的深刻体验和看法。“我认为企业做大了,决策与执行分离是趋势,如果老板(董事)将大部分时间精力花在具体执行上,会影响决策的质量和机遇的把握。老板主要应该在董事会、股东会层面发挥作用,而经理人要对经营结果负责任。董事会是制定公司的重大战略、投资方向、基本制度等,而在确立了这个基本的框架后,就要让职业经理人去承担、去发挥。”

  张学斌回忆,当时有不少“老板”(执行董事)在他的手下任职,比如二老板,还有其他一些创始人。“我就跟他们说,要分清自己的双重角色,在董事会,各位董事是决策者的角色,是公司决策权力者;但在经营层面上,你们只能是我的下属,得向我负责;不是说你是老板,我就向你负责,那就乱了。作为经营管理人员,是由总裁任命的,要向总裁负责和汇报。这就是老板做老板的事,经理人做经理人的事。即使你是老板、是股东,但只要在经营层面上,那也只是经营管理团队的成员之一。所以我当时就明确提出,员工由我重新任命。当时有些人觉得很奇怪:他们是创业老板,怎么只给一个部门的副总经理?开始都很不习惯,但改革需要有个过程。”

  “不管老板在不在,我向董事会负责”

  2004年黄宏生被拘事件之后,张学斌没有老板了吗?“不,企业总是有老板的,老板是股东,股东是老板,作为职业经理人,不管老板在不在,工作一样要做好。比如制定年度目标,我们提出来,由董事会批准。如果董事会认为目标有问题,可以进行调整、沟通。所以,不管老板在不在,从总裁、CEO的角度来说,我是向董事会负责的。”

  而2007年4月1日,王殿甫功成身退,张学斌就职创维数码控股董事局主席,针对这一职务,张学斌表示,董事会主席,是一个董事会召集人,对于公司重大的、要在董事会讨论的决策,召集大家,形成决议,这是主席要做的事,这跟老板在不在是一样的,老板不在,有他的代理人,最后还是股东会表决。“区别只是在于,以前老板在的时候,公司的重大战略由他来主持;我接手这个职位以后,那么就由我组织这些事情,也要作为董事会的牵头人,我在董事会投票也只有一票。”

  观察

  经理人缘何与老板“不和谐”?

  职业经理人和老板关系“水乳交融”?在当今中国的民营企业中,这或许只是小概率事件。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是混沌初开,出现的时间很短,与老板间产生矛盾冲突可以说是必然。据某猎头公司近期一项对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调查显示,与老板或资方的合作关系选择“很融洽”的,仅约占15%;觉得合作关系“尚可”的占37%;认为合作关系“不融洽,需要自己做出巨大让步”的占42%;另有6%的人选择了合作关系“不融洽,并准备放弃合作”。

  什么原因造成了职业经理人与老板或资方合作中的这些不和谐?

  很多老板虽明知聘请职业经理人是因为自己已没有能力驾驭企业,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不能做到合理放权,信任度不够。职业经理人没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能力,自然难以做出成绩。不过由于中国目前缺乏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阶层,也存在老板过度放权给职业经理人,而某些经理人无法胜任、甚至侵害公司权益的情况,老板为其收拾残局后很可能就不再那么信任职业经理人了,于是陷入将信将疑的矛盾心理中,这对于后来的职业经理人的使用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利益分配也是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老板希望职业经理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完全献身给企业,得到尽量少的钱或其他利益;职业经理人则希望付出较少的努力,得到更多的钱或其他利益。往往是老板对职业经理人表现不够满意,或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以及与职业经理人约定报酬时过于草率等诸多原因,使老板没有兑现当初给予的承诺,致使职业经理人的结论就是老板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最后一拍两散。

  此外,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对于企业的“定位”也完全不同,作为所有者,老板当然以企业的赢利作为首要目标,而职业经理人却是以其个人职业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定位的不同导致了两者对于企业目标与战略的差异。

  最后还有文化差异的原因。当今90%以上的中国民营老板是草根出身,来自社会底层,“血雨腥风”中练就了“中国土狼们”的独特行为模式,而反观目前的中国职业经理人队伍,则往往由留学回来的“海龟”或在国内完成高等教育的“土鳖”两类人组成。企业文化是长期养成的,往往就是老板价值观的体现,职业经理人需要调整自己,低调进入,适应环境,有时候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背景梳理

  张学斌向黄宏生伸手要权

  2001年年初,张学斌辞去了椰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到刚刚经历了“陆强华事件”的创维集团出任中国区总裁。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张学斌很快意识到,尽管身为中国区总裁,但他只分管投资和人力资源,手上实权并不多。受管理惯性影响,集团内部还是习惯于听命于老板。

  张学斌提出成立彩电事业部,当集团同意并决定让张学斌出任彩电事业部总裁时,张学斌提出的条件是要这个事业部的经营权、人事权、财务权,3000万元之内,不需要老板批准。

  在获得黄宏生授权之后,一向以儒雅姿态出现的张学斌初显铁腕。他将原先研、产、销组织架构重新调整,整合纳入到新成立的彩电事业部,并且调整了部门和人员。通过这一次“革命”,一向用人谨慎的黄宏生下放了人权、财权和营销权,也使得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得到了初步分离。

  “老板做老板的事情,经理人做经理人的事情”。张学斌要权黄宏生,成为创维实现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的标志性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