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影音频道 > 新闻 > 行业 > 正文

评论京东苏宁价格战 电商都是“活雷锋”

.2012-08-15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编辑:
导语:

  在原材料价格坚挺、劳动力成本高涨、货币超发的今天,还有什么能帮助中国消费者全面或部分对抗通胀?答案是:电商。

  最近数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呈现出一种“另类”商业模式:通过降价抢占市场,消耗投资人的钱,然后用市场规模获取新一轮融资。业务本身不赚钱,但只要能从风投市场圈到钱,游戏就可以持续。

  这种模式对传统销售业造成巨大冲击。家电销售巨头苏宁电器被迫转型,其副董事长孙为民(微博)愤而将此模式指斥为“传销”,称之为“不正常”。

  作为某种回应,电商新贵京东商城昨日打出了“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的口号,为赔本赚吆喝贡献了又一实例。

  多少受此影响,苏宁电器股价暴跌,距一个月前完成的定增价格腰斩有余,参与定增的张近东、弘毅投资均遭巨亏。国美电器亦受牵连,股价同样暴跌。

  对于消费者来说,电商都是活雷锋。它们烧着PE、VC的钱,其中不乏海外资金,惠及中国消费者。像京东商城就有老虎基金、红杉、KPCB等外资机构;而当当网在美国上市,等于圈美元来中国烧。一位业内人士估算,2011年电商大约“补贴”了中国消费者一两百亿元。

  对于投资者来说,电商则是价值毁灭者。

  业内笑称,对于PE来说,电商的意思是“垫钱给商家”。为了应付资本的压力,电商行业还出现造假行为。当当网CEO李国庆(微博)称,目前电商“流量造假、毛利率造假和费用造假盛行”,电子商务的销售额有两三成被商家、供应商回购。

  资本都是逐利的。它们觊觎着市场秩序稳定之后的寡头垄断格局。但在数年内,这一格局还不太会出现,消费者仍可享受一段时间的价格战。CPI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

  即便市场秩序稳定了,电商的盈利前景也未见佳。全球电商鼻祖亚马逊,净利润不到1%,其中大部分还来自云计算服务,主业基本无利可图。

  电商并不是心甘情愿做慈善家的。由于消费者转换成本太低,很难建立品牌忠诚度,电商天然就是价格战的参与者。以至于中国另一家电商巨头乐淘网(微博)CEO毕胜2011年底演讲称,“电子商务就是个骗局”。

  传统零售企业的价值也被电商毁坏了。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对价格敏感的产品,其受到的毁坏程度就更高。家电、图书等产品因此成为电商启动价格战的常规选择。

  A股市场的投资者,则需留意各行业受电商冲击的程度。诸如百货超市、贸易、服装等行业,都成为电商冲击波下的受害者。甚至红酒也被殃及。近日张裕爆出“农药超标门”,股价大跌。但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在此之前,张裕的股价走势也远弱于白酒类。其原因就在于,电商进军红酒之后,张裕与进口红酒相比,性价比并不占优。

  作为消费者,请享受电商带来的“福利”;作为投资者,请回避电商冲击波。(作者系本报编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