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影音频道 > 评测 > 深度 > 正文

从面板和芯片说起 深度解析东芝液晶TV

.2008-03-06 .作者:张良钰 .编辑:zhangly
导语:

东芝的屏幕(2)

    2007年10月才刚上市了两款称得上是真正高端的产品即C3000系列(52C3000C和46C3000C)。面板从三星-索尼的面板公司购买,后续推出的42C3000C则采用了台湾的面板。因此面板产业对于东芝来说如同紧箍咒,处处受制于人。为缓解燃眉之急,2007年6月,东芝透露有意收购LPL 14%的股份,但目前仍然未果。

    其实,东芝目前的境况是其战略定位出现失误造成的。在平板电视产业的初期,东芝与佳能联手将目光瞄准了SED,同时兼有等离子电视的产品;松下主攻等离子电视、夏普则选择液晶电视。然而由于东芝缺乏等离子电视方面的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等离子面板产业。加上等离子产业的日子似乎也不好过,所以2006年东芝毅然撤出了等离子电视的领域,全面转向液晶电视和SED电视的开发。

    然而,SED在成本和知识产权上出现了问题,发展也陷入僵持。东芝将其所有的SED股份都转让给了佳能,双方仅在技术上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在这种情况下,东芝才将平板电视的发展的市场策略转向液晶电视,并迅速推出了自己的液晶电视品牌REGZA。转向高端大屏幕市场的东芝,像一个刚刚成家的新手,面临着首当其冲的液晶面板的问题就是上游面板的供不应求。在液晶面板上,东芝拥有自己的技术,如可将响应时间缩短到1ms的OCB广视角技术,但由于制程稳定性不够,加上其特有的快速响应时间也逐渐被IPS和VA类面板的附加驱动技术拉近差距,且成本高居不下,故至今未能量产。

    但据最新消息,2008年东芝和夏普将进行液晶面板产业的生产和开发,东芝通过为夏普提供芯片技术与产品的方式换取夏普40%的液晶面板采购份额。东芝的面板危机也会因此而得到改观,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