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三位一体 长虹等离子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1-08-09 .作者: .编辑:耿大鹏
导语:

    自2010年11月开始,长虹等离子电视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稳固保持在50%以上;2010年,长虹公司电视业务实现营收148亿元,等离子出货量超过100万台,销量同比增长71.21%;2011年第一季度,长虹等离子电视销售同比增长100%,预计年底等离子屏项目实现现金流为正,长虹等离子正快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长虹等离子的成功,离不开智能3D电视的流行和国家政策的扶持。“3D电视的爆发,确实给长虹等离子发展带来了机遇,较之于液晶,等离子具有诸多明显的优势,譬如技术优势,技术刷新率高、可视角度大、色彩还原能力强等诸多优势,是3D显示技术的最佳载体。国家和地方都将等离子面板作为关键战略产业进行扶持推进。更为重要的是,与时代和行业发展一直保持同步的长虹等离子的自身优势,这已经成为推动长虹等离子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和壮大的强大动力”,家电资深观察员刘超指出。

    整合+自主创新   打造世界PDP技术高地

    等离子模组的开发与制造,是一项高投入、高科技的活动,对任何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而等离子行业的后进入者,长虹则通过整合国内外领先技术和自主创新,打造世界PDP产业技术高地,建设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等离子屏生产线并实现量产。

    作为中国最大的彩电制造商,长虹自身拥有着雄厚的等离子研发能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长虹就已经涉足等离子电视研制,展开了包括信号处理、接口、画音质处理、电源方案等领域的研究。2000年长虹就获得了中国第一张等离子电视生产许可证,并在国内首次实现100台量产。

    为了深入研发等离子,实现进军等离子上游产业链的梦想,长虹走上技术整合与技术创新之路。

    2005年,长虹与拥有国内首条等离子屏试生产线的彩虹电子合作,成立CC小组,并于2006年共同成了世纪双虹显示器有限公司。2006年12月,双虹公司并购韩国等离子电视“鼻祖”欧丽安,获得该公司75%的股权。欧丽安公司拥有300多项专利技术,全球独家拥有M-PDP(多拼接等离子显示器)技术,在全球M-PDP市场占据绝对领导地位。长虹成为韩国欧丽安公司的控股股东,为长虹进军PDP产业在知识产权、量产技术和国内人才培养等问题上扫除了障碍。

    通过整合等离子领域的技术资源,长虹逐步构建了完整的研发体系,并形成了以位于四川绵阳的虹欧公司为核心、北京PDP研发中心和韩国PDP研发中心为技术支撑的等离子研发体系,通过北京研发中心进行产品设计和研发,韩国研发中心参与研究,虹欧公司进行产品的量产开发和验证,实现了等离子技术的整合运用。

   “长虹在技术上的投入非常大,”长虹公司财务总监叶洪林告诉记者,“整个公司层面上每年有十几个亿的水平,等离子技术研发费用占很大比重”。“我们PDP产业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在依靠自主创新的产业技术,PDP拥有等离子屏的发明专利805项,其中核心发明专利12项,2010年比2009年增长19%。”长虹公司副总经理、新兴产业集团董事长巫英坚表示。

    目前,长虹已经自主拥有PDP领域高端技术和工艺,并形成了自身的优势。“我们自主的浆料调配技术,获得了发改委的项目2000万的支持。通过浆料调配、涂覆工艺等技术优势,使长虹新型等离子显示屏具有护眼功能、自然色全色域显示等优势。”长虹PDP事业部研发中心主任王鹏年介绍道,“长虹PDP发光效率研发居国际领先水平,目前高发光效率、低能耗等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产品上,长虹等离子能耗显著下降,获得国家一级能耗标准这一最节能资质认证。”

    此外,长虹在已经实现了良品率的爬坡。“当前产品综合良品率达到92%以上,单日最高产品综合良品率达到95%,实现并保持与松下、三星同一水平。”王鹏年的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在今年4月份,长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等离子屏已经实现量产,日产能达到0.6万片,一期产能也从原来的每年216万片已经提升至每年300万片。“通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沉淀,长虹等离子已经与日韩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更出色。”业内评论人士指出。

    引进+培育  创建一流专家技术团队

    中国彩电产业长期处于“缺屏”状况,长虹意识到,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培育出专业化的人才,导致产业缺失核心技术。要振兴平板显示产业,就必须解决人才缺失问题。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曾明确表示,“员工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拥有一支专业化的人才团队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前提。”

    为了更好的培育人才,长虹特别制定了人才战略,通过企业自出培养、引进行业专家等方式,构建一支在等离子屏各个领域都具有领先水平的科研团队,成为具有际竞争力的平板显示产业技术“孵化中心”。

    据介绍,长虹等离子强大的研发平台和良好的前景,吸引了韩国等国际等离子专家的加盟。去虹欧公司办公区转转,就会发现,很多告示都是中韩文对照的。长虹PDP事业部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刚告诉记者,“我们还将进一步引进大批韩国技术人员。”

    在引进的同时,长虹与国内具有相关设备开发经验的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培养专业人才。“我们已经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合作,建立技术研发战略联盟。此外,我们还申请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的支持,让我们的人员参与到研发中去,通过实践不断学习、提高科研水平。科研所一些科研成果要转化成为生产力的话,需要时间很长。而我们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不仅培养了人才,就可以很快实现产业化。”刘刚告诉记者。

    据了解,长虹通过整合全球范围内的顶尖科技人才,建立起覆盖等离子屏材料、驱动线路、芯片、软件、设计、制造、整机开发等基础研发和应用领域的专业化人才队伍,通过团队的内部协作,实现技术的快速传承和专业化。

    而且,目前长虹已经拥有以严群为首席科学家的等离子专家团队。据介绍,严群是当前国际显示行业领域PDP开发方面的专家。他曾担任松下等离子显示器美国实验室工作首席科学家、高级研究科学家,负责下一代等离子显示屏(PDP)的研发和改进以及现有屏的生产工艺及开发新材料、新结构和新驱动波形,发明了数项用于等离子显示屏的新材料、特殊单元结构和驱动波形;开发PDP用电子束和溅镀薄膜工艺,并申请了四个关于PDP新材料、新屏结构和新电压驱动波形方面的专利。

    此外,担任玻璃粉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及荧光粉制作的工艺开发工作的陈富贵、PDP电子浆料及屏模组在国内产业化的实践者王鹏年等30余位专家,也无不在全球等离子领域独树一帜,为长虹突破技术壁垒做出突出贡献。

    内圆+外方  激活公司发展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21世纪最重要管理将是对知识员工的管理”。如何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激活公司的发展,长虹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一个企业办成三个组织最好,一个是学校,让员工在工作的同时学到更多东西;一个是军队,通过严格考核和制度,具有强大的执行力;第三个组织是家庭,员工凝聚在一起,感受到团队的温暖。”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刘体斌谈公司制度时,如是说。

    长虹也确实执行着一套独特的创新机制和奖惩制度,激活公司的创新能力和公司发展的同时,又能充满人文关怀。“长虹实际上这么多年能够发展到今天,我感觉是基于这种内圆外方的管理。”

    在创新机制方面,长虹提出“存在的就是不合理的”观点,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要勇于打破企业现有的平衡状态,在创新与速度中建立一个新的不平衡状态,使企业在平衡与不平衡中寻求新的突破。“韧性、信心、开放”的创新观念,被长虹贯穿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2006年下半年,长虹引入IBM产品创新系统,包括研究管理、新业务机会、市场规划和整合产品开发等流程,利用阶段决策、跨职能团队、项目经理负责制等方面提高研发效率、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长虹引进IBM技术管理咨询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打破了长虹研发系统的封闭性,带来了全新的一商业目标位出发点的研发观念,大大提高研发的速度和有效性。

    在奖惩机制上,实施项目经理负责机制,完善吸纳管理成本控制体系,并建立以绩效评估为基础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对子公司员工,基本上每年要签订绩效业绩,实行绩效文化、绩效考核,有黄牌、红牌。如果不合格的,要给黄牌,在一定时间内不行的下课。绩效里面,我们内部还是以绩效文化来考核。对待管理部门,每年对干部方面也要进行测评,不行的干部要下课。”刘体斌说。

    在长虹的人才管理中,不仅有创新有激励也有家的温暖。长虹把员工看做是公司最大的财富。在经历了“5.12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长虹坚持不裁员、不降薪,并积极协调、合理利用企业资源的基础上,为员工营造一个暖冬。“危机的时候,长虹没有抛弃我们员工,而是让每一个员工都有与企业攻读难关的机会,这维护了我们员工队伍的稳定,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为长虹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长虹工会负责人表示。

    “技术、人才、管理机制三位一体,可以说是长虹等离子快速发展的主要内因。相信,在3D电视热潮的推动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长虹等离子将会进一步取得更大的突破。”刘超如是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