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影音频道 > 新闻 > 正文

应对专利危机 中国彩电企业要未雨绸缪

.2005-07-29 .作者:黄汉英 .编辑:liuhaiyan
导语:
    随着索尼加入彩电专利“追讨”的行列,点名要向中国6家彩电企业收取22项专利费,一张专利大网悄然笼罩在国内彩电企业的头上。由于谈判破裂,加拿大公司TRI-VISION宣称即将起诉国内某些企业,显示这张网正在收紧,很有可能彩电行业将出现类似于DVD行业的专利危机。
  TRI-VISION、GUADEN、汤姆逊、索尼……无论知名还是不知名,这些国外企业都有能力“逼宫”占据全球销量一半以上的国内彩电企业,因为他们握着一把名叫“专利”的利剑。有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彩电销量1.33亿台,中国共制造销售彩电达到7200多万台,占全球总销量的55%,而TCL、创维、长虹、康佳、海信、海尔、厦华、熊猫、上广电等九家企业,全球总销量接近6000万台。不过,中国彩电企业缺失核心专利是其软肋,相关数据显示,1996年至2003年,中国电子信息类专利申请前10位中,没有一家中国大陆企业。而在电视产业的下一个“高地”——数字电视领域,72%的核心技术已经被日、美、韩企业掌握。
  尽管此次追讨的专利多半集中在CRT电视领域(索尼提出的22项专利中,18项与CRT电视有关),但这张专利大网可能会从传统CRT向数字电视蔓延,最终代表行业新方向的等离子、液晶电视也难逃一劫。目前,索尼等企业在与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谈判的过程中,在专利是否存在过期、如何证明国内企业正在使用这些专利等方面存在诸多争议,使得专利费的征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从长远而言,国内企业最终无法绕过这张专利大网。
  但相比于DVD行业,本土彩电巨头仍有潜在能力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因此,国内彩电企业要应对越来越临近的专利危机,必须未雨绸缪。最近,创维在V12数字引擎、A12音频引擎、海信在“中国芯”的推广,暗示着彩电企业试图改写技术薄弱的历史。5月底,国内九家彩电企业在北京宣布结盟,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联合组成知识产权专利池,成员之间进行专利共享,避免重复投入,也可增强本土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并且可以抱团谋求与跨国公司进行专利谈判。如果这些改变能落到实处,或将有助于行业升级,提升国内产品的竞争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