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影音频道 > 新闻 > 正文

05液晶电视产量过剩中国力量崛起

.2005-07-08 .作者: .编辑:liuhaiyan
导语:

   近日,美国DisplaySearch公布了2005年第一季度全球液晶电视供货情况。与上年同季相比,供货量增加125%,供货额增加141%。 而2005年液晶电视需求仍将以同比接近翻番的势头继续扩大,今年全球2000万台的产能已经过剩。

    但是,世界液晶电视市场主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关系将出现微妙 的变化,而且随着我国京东方和上广电第五代液晶屏的量产,在世界液晶版图中,中国的力量正在崛起。

    产能过剩大屏幕增加

    2005年第一季度全球液晶电视供货额增长超过供货量增长,是因 为实际售价一直下滑的大屏幕液晶电视的份额有所扩大,平均屏幕尺寸扩大至22.6英寸,为上年同季的1.12倍,30英寸以上产品的供货量 比例也从15%提高到了23%。液晶电视开始向大屏幕方向发展。

    但据日本的市场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表明,2004年液晶电视的产量比上年翻了一番还多,达到800多万台。即使是这样,仍有许多厂 商认为还没有达到预期。

    2004年夏季,个人电脑增长减速,大屏幕液晶面板过剩,由此大屏幕液晶面板开始了可用暴跌来形容的价格下滑。

    仅2004年下半年,主要用于个人电脑的17英寸面板和用于电视的32英寸面板价格下跌了将近一半。

    2005年液晶电视需求仍将以同比接近翻番的势头继续扩大,各厂商都为扩大份额而制定了宏伟的生产计划。再加上韩国与我国台湾液 晶面板厂商的大型生产线即将正式开工投产,因此,目前只要将各电 视厂商的计划加起来就会超过2000万台,产能无疑将出现过剩。

    索尼发力直逼夏普

    面对液晶电视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作为液晶电视厂商而言,大体分为两种战略:一是低价策略,二是通过提高附加值及大尺寸化手 段,努力维持现有的价格体系。

    试图通过大胆的低价战略来扩大需求的是韩国和中国台湾厂商,他们极有可能以1500美元~1800美元的价位销售32英寸液晶电视。

    而在30英寸以上的市场上,夏普和索尼等著名品牌厂商将会通过以高精细化为代表的提高附加值及大尺寸化等手段,努力维持现有的 价格体系。

    市场对以上两种策略的反应将决定2005的实际产量。

    美国DisplaySearch公布的2005年第一季度全球液晶电视供货数据显示,从不同厂商的供货量来看,虽然夏普仍然保持首位,不 过市场份额却略有减少,从21.9%下降到了21%。位居第二位的荷兰皇 家飞利浦电子市场份额也有所减少,从14.7%下降到了10.9%。第三位 为韩国三星电子,市场份额为10.8%;第四位为索尼,市场份额为10%。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极有可能大幅提高市场份额的厂商是索尼。

    索尼在2004年与韩国三星电子、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等公司一起构成了“第二梯队”。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在2005年,索尼极有可能从“第二梯队”中脱颖而出,直逼夏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