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影音频道 > 新闻 > 正文

国内平板年之变:液晶电视阵营挤压等离子

.2005-01-15 .作者: .编辑:liupei
导语:

  目前平板电视主要包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两者各有拥趸,但最近两者的格局剧烈变化,转折点真的来了吗?

  夏普发力

  新年伊始,世界液晶巨头夏普公司在中国大手笔连连,其2004年底启动的“More to See”液晶电视全球品牌宣传活动后,夏普在中国推出了业内最大的量产液晶电视——45寸的AQUOS。

  此前,夏普在中国鲜有攻势,虽然在欧美和日本占据着液晶电视的领导地位,在中国全面出击还是第一次。

  当有记者问及这些液晶电视是在中国生产还是日本生产时,南京夏普方面表示,都是在中国制造的,但屏幕是在日本制造,而且是在全球唯一的一条第七代液晶生产线上制造,虽然目前已经开始出现第八代工厂动工的传闻,但夏普的第七代生产线在近两年内依然会是最强的生产线。

  三星、LG、飞利浦等都还停留在第六代生产线,而索尼则刚刚宣布要购买奇美的第六代工厂。

  夏普的优势可能是短期内谁也无法撼动的。

  一向低调的夏普还早早放出话,“全面停产传统彩电,在2005年度结束之前日本国内销售的所有彩电全部改为液晶电视”。

  夏普方面表示,目前全球的平板电视主要由液晶电视和等离子两种,而等离子的份额一直比较小。目前看来,这种趋势有加重的趋势,他们认为液晶在这场液晶与等离子的较量中将获得大胜,等离子最终可能只在较小领域内生存。

  一石激起千层浪。

  空穴来风?

  对夏普的表态,业界大体分为三派。

  赞成派主要包括新科、东芝、索尼等。

  1月12日刚刚发布了42寸液晶的新科方面表示,等离子有不少缺陷,只能做大不能做小,一般35寸以下很难看到等离子,而液晶却正在越做越大。

  新科发言人樊文建还举例说,某家著名跨国公司的等离子运到西藏,结果无法正常使用,因为气压较平地低,导致等离子电视内的排列出现问题,导致花屏现象,这是无论怎么修也无法修好的。

  东芝方面表示,从同等价位看,液晶的清晰度可能更好,松下方面也表示有意加大液晶电视的投入。

  索尼方面否认会退出等离子电视的传闻,并表示今年还将推出等离子电视,但也表示,从市场看,液晶反映较佳,他们将由消费者决定。

  国内电视大厂大多是中立派,因为对未来无法确定,创维、海信、长虹等都既有液晶也有等离子,同时可能都还有芯片背投。

  海信公司的发言人于海涛表示,等离子在中国2002年开始民用,目前看来,液晶在市场份额上肯定多一些,以海信为例,2004年出口至少6-7万台,加上液晶的型号较多,自然份额比等离子较高。

  创维方面也表示,夏普偏向液晶是因为他们有大量的液晶专利,但从消费市场看,两者都是需要的。中国企业在技术快速发展变化的时候,只能以市场为标准。

  反对的声音来自传统的等离子阵营。

  日本先锋在1月与国内音响厂商结盟时表示,全球能生产等离子屏的企业很少,先锋去年并购NEC等离子事业部后,目前全球仅剩松下、先锋、富士通日立、LG和三星5家企业能生产等离子屏。索尼、东芝此前一直从上述企业购买等离子屏,如索尼购买NEC的屏,则无法获得成本优势。

  先锋认为等离子正在进入成熟期。

  声东击西

  虽然夏普等厂商执衷在中国宣传液晶,但在海外,夏普并不打算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虽然夏普表示要退出传统电视的生产,夏普也对目前单一的液晶电视结构有担心。

  据日经社报道,继索尼、佳能等之后,作为全球最大液晶电视制造商的夏普电子表示,将在今年3月进军背投电视市场。 

  夏普电子有关人士表示,夏普将向德州仪器购买数码光源处理器用于制造DLP背投电视。这些产品将在墨西哥工厂生产,并将先期投放需求旺盛的美国市场。

  事实上,夏普做出这样的决定早有预谋。

  夏普虽然在液晶领域地位稳固,但随着索尼、三星、松下等巨头在液晶电视领域也日益投入重兵,夏普的地位必然受到越来越多厂商的蚕食。

  单一的产品结构增加了风险,虽然液晶电视成本稳步下降,液晶在小屏幕领域也具有优势,但在50英寸以上平面机种中还是不敌背投电视。

  比如夏普在中国最近开始销售的45寸,价格高达7万,而同等大小的高清晰背投只有1万多元。

  夏普计划在未来15个月内生产超过500万台的液晶电视,数量相当于该公司过去四年来的总出货量。但有数据显示,夏普液晶电视所占份额被索尼、松下等蚕食,占有率从原来的80%下跌到50%左右,为了保持行业地位,夏普只有扩大产能,降低价格,并准备调整单一的产品线。

  中国市场也开始对夏普等日系厂商越来越重要,为了在中国市场扫清自有液晶电视品牌的障碍,夏普甚至表示目前国内的液晶电视都没有夏普的液晶屏。

  对于经历了数年竞争的国内电视厂商而言,保持产品线的多样性,全面占领市场当然是必需的,但面对夏普等厂商的强大的竞争优势,再次走向价格战维持市场份额可能已经近在咫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删除。